2025高考結束,有不少針對考生和家長的騙子一直在“摩拳擦掌”,歷年來被騙者也屢見不鮮。為幫助考生和家長提高警惕。興寧公安反詐民警總結了高考后的一些騙局,一起提防那些用心不良的騙子。 正文:高考結束,不少騙子利用考生和家長急于查分心理,通過偽基站發(fā)含鏈接短信竊取網銀信息,或直接開價收費,不少人受騙。 興寧市公安局偵查中心民警李佳熹表示,考生及家人查分時應認準教育部門指定的查詢方式及查分網址,不要輕易點擊手機短信中來歷不明的鏈接。如不慎點擊,要立即卸載手機上的支付寶等支付工具,確保資金安全,并在備份手機通訊錄等重要信息后,將手機重置或恢復出廠設置,或向專業(yè)技術人員求助清除病毒。 高考后“志愿填報專家”以虛假手段騙取高額費用,服務敷衍,有家長花高價買“保過方案”,結果孩子錄取結果不佳。 興寧市公安局偵查中心民警李佳熹表示,教育部每年都會發(fā)布《高考志愿填報服務機構白名單》,家長可通過在“陽光高考”平臺選擇正規(guī)機構。填報志愿沒有捷徑,吃透規(guī)則、參考數據、結合興趣規(guī)劃才是關鍵。 騙子冒充高校招生辦寄偽造錄取通知書,或設釣魚網站,誘騙學生打入學雜費、生活費等。 興寧市公安局偵查中心民警李佳熹表示,考生收到錄取通知書后,應登錄教育考試部門網站或主動撥打教育考試部門電話核查,也可到所在地區(qū)招生辦查詢自己的錄取信息。切勿相信自己沒有報考的院校投遞來的錄取通知書,更不要輕易轉賬匯款。 騙子針對經濟困難考生,冒充高校等人員稱能申請助學金,騙家長先交報名費。 興寧市公安局偵查中心民警李佳熹表示,當接到自稱高校、教育、財政等工作人員的電話、信息,要發(fā)放“國家助學金”“返還義務教育費”“助學扶助款”時,考生及家長一定要主動與當地教育部門或學校聯(lián)系求證。假期階段,考生家長還需謹防以下三類詐騙,機票退改簽詐騙、兼職刷單詐騙和網絡游戲詐騙等,提升防騙免疫力。捂緊您和家人的錢袋子。